透明的小孩: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
點閱:1其他題名: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
作者:幸佳慧作;陳昱伶繪
出版年:2017
出版社:字畝文化創意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
出版地:新北市
集叢名:Thinking:006
格式:PDF,JPG
ISBN:9789869420211
分類:社會學  SDG16 和平、正義及健全制度  
內容簡介
我們社會變得很快,保障人權的法律卻來得很慢……
全世界有超過千萬人沒有國籍,他們「不能被看見」;
我寫下他們的故事,因為他們沒辦法為自己說話。
——幸佳慧
他們叫紅茶、綠茶、奶茶;她們叫春天、夏天、秋天、冬天;他們有太陽、月亮、星星、小山、小河;荔枝、蘋果、葡萄、芭樂,他們是平平、安安、方方、正正、來來、去去。
我們的生活用語,是一個個本該燦爛的生命;
他們在我們身邊,但他們是「沒有名字的孩子」。
無國籍移工的小孩,寫下一首又一首詩,
他們說自己的人生是借來的,是多出來的,是透明的:
我是一抹幽魂,飄在自己家鄉的上空。
我是一隻綿羊,圈在沒有門的柵欄裡。
像我這樣的人,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。
※本書取材自非營利網路媒體《報導者》之深度報導
※感謝「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」協助作者及繪者取材相關工作
本書特色
本書是臺灣第一次將國內無國籍兒童現況,以文字創作的繪本形式出版的作品,期望讓更多讀者知道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,讓那些沒有名字的、透明的小孩受到保護及更多重視。
名人推薦
小野(作家)、李偉文(作家、醫師)、何榮幸〈非營利網路媒體《報導者》創辦人及總編輯〉、邱顯智(人權律師)、番紅花(作家)、張正(一起夢想公益協會祕書長)、黃哲斌(資深媒體人)、黃筱茵〈兒童文學工作者〉、劉克襄(作家、《報導者》文化基金會董事)
「兒童人權教育不能等,期待這本親子共讀的繪本,能讓更多人關切移工家庭處境,讓我們的兒童從小就懂得尊重不同族群,以及關心其他兒童的基本人權。」——何榮幸〈非營利網路媒體《報導者》創辦人及總編輯〉
一個理性的社會,不因個人的先天條件而驟下結論;一個感性的社會,能以每個人的先天條件而給予不同機會。 ——張正(一起夢想公益協會祕書長)
「臺灣已實施《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》,然而,無國籍兒童的故事,讓我們看到兒童人權還有偌大的缺口。《國籍法》等相關法令應與時俱進,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,莫使無國籍兒童過著沒有未來的人生。」 ——馮季眉〈字畝文化社長、總編輯〉
這是個溫柔的故事,也是個殘忍的故事。但願,沒有孩子是透明的,但願,他們都能被愛,被看見,被照顧。——黃哲斌〈作家〉
「所有的孩子,不分出身,都應該像我們珍愛的家人那樣受到照顧與保護。」——黃筱茵〈兒童文學工作者〉
「 同樣的小星星
他們離我們最為遙遠
因而黯弱的失去了光芒
彷彿連升空的機會都不存在
但只要從不同的位置和角度關心
他們也會懸垂在天空閃爍
跟我們平常所見的一樣明亮 」
——劉克襄(作家、《報導者》文化基金會董事)
(依推薦人之姓氏筆畫排列)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幸佳慧
成大中文系、藝術研究所畢業。進入社會擔任童書編輯、閱讀版記者後,覺得所學不足以解釋觀察到的社會問題,於是又繼續前往英國學習,獲得兒童文學的碩士跟博士學位。在學術的研究歷程中,從未間斷文學的創作與評論,出版的文類包括文學旅遊導讀《掉進兔子洞》;傳記類《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》;閱讀教養類《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》、《親子共敖一鍋故事湯》;繪本《大鬼小鬼圖書館》、《親愛的》、《希望小提琴》;少年小說《靈魂裡的火把》……作品獲得金鼎獎、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獎等獎項的肯定與鼓勵。
二○一一年學成歸國,在家鄉臺南成立「葫蘆巷讀冊協會」,著手全民閱讀的基礎建設,尤其致力提昇嬰幼兒與兒童的閱讀力。她的夢想是:有一天能找到一片樂土。
繪者簡介
陳昱伶
喜歡運用各種媒材創作,追尋有溫度的視覺感,「看著事情發生,然後感受。」,藉由繪畫呈現環境與自身的關係,讓你看見那些看不見的。